常州天虹紡織有限公司:以“智改種”換取“豐收果” |
時間:2022-06-15 19:41:41 來源:武進新聞 作者:陽湖網 |
|
一直以來,紡織行業(yè)都被冠以“傳統(tǒng)產業(yè)”“落后產能”這樣的帽子,實則不然。位于常州經開區(qū)的常州天虹紡織有限公司通過調整產品結構,改造傳統(tǒng)工藝,積極對接各大市場,順利完成了從尋找市場到適應市場再到引領市場的跨越,即便是疫情反復的這兩年,企業(yè)生產形勢依舊一片大好。 走進常州天虹紡織有限公司的研發(fā)車間,記者看到,數臺落紗機整齊劃一,一整排210個空紗管被統(tǒng)一“送”入槽口,頂部的彈力紗一圈一圈纏繞于管上,不多時,一排紗管就已全部繞滿。傳統(tǒng)落紗全靠人工,而這些落紗機幾乎無需人工操作,調試好機器,只需3-5分鐘就能完成一排落紗,這是企業(yè)智能化改造的產物,得以減少30%的人力,產量卻增加了5%。 常州天虹紡織有限公司人事部經理
沈橋慶:從清花、梳棉、并條到自絡筒,采用了很多新技術,使設備少用人,加上人工智能,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。 常州天虹是天虹紡織集團下屬工廠,主要生產各類服裝用紗、配套布料等。疫情發(fā)生以來,受原材料運輸難、用工緊張等因素影響,常州天虹于去年投入1.04億元進行智能化改造,順應了智能化改造、數字化轉型的發(fā)展趨勢。今年,企業(yè)每個月化纖紗產量為1400噸到1500噸,收益較去年仍有增長。 常州天虹紡織有限公司財務主管
季平:截止到5月份比去年增加了1500多萬元,達到的主營業(yè)務收入有1.86億元,相比去年增加了8.7個百分比。 除智能化改造外,疫情下的逆勢增長,還得益于企業(yè)對產品的差異化研究和對市場的研判,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品。目前,常州天虹共有8大系列300多款新品,平均每月都有3-5款新品推向市場。企業(yè)還組建了80余人的技術研發(fā)團隊,既要保證普通產品的生產,也能滿足不同層次、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。 常州天虹紡織有限公司人事部經理
沈橋慶:下一步我們智能化改造還要繼續(xù),采用一些新的技術,同時我們也會在政府的幫助下進行一些新項目的申請和立項,爭取把我們的產品做得更好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