飯點一到,一單外賣;夜半饑腸,美食網約……現如今,外賣平臺呈現“井噴式”增長趨勢。10月1日起,國家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修訂發(fā)布的新版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(guī)范》正式實施,內容更全面,措施更具體,規(guī)定更細致,既促進了餐飲外賣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也為“吃貨”們的舌尖安全保駕護航。 新規(guī)對于外賣行業(yè)的相關規(guī)定更加詳細明確,建議商家標注外賣制作時間和食用時限,并要求公示菜名和主要原料。然而今天下午,記者來到某外賣取貨點,隨機查看了幾份外賣,均未有標識。 某餐飲店老板
殷國慶:我們按照平臺上的通知,已經標注了菜品的原料。至于(標注)我們接到菜單的操作時間,我們還沒有接到正式的通知。 記者打開外賣app注意到,美團、餓了么等平臺上線商家,都有食品安全檔案可供消費者查詢。同時,部分商家的點單頁面,已經能夠看到菜品名稱和主要原料名稱,不過,仍存在原料名稱不詳細等情況。
餐飲新規(guī)施行
外賣平臺“無壓力” 新規(guī)還規(guī)定了對配送高危易腐食品應冷藏配送,并與熱食類食品分開存放等要求。那么,武進的外賣平臺能否規(guī)范執(zhí)行呢? 下午3點,記者來到金鷹又一城采訪了多位送餐員,對于新版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(guī)范》的實施時間和具體要求,大家表示還沒有接到相關通知,但在平時送餐過程中已經注意將冷熱食品分開放置。 外賣工作人員:像我們都會放平隔開,如果是冷的熱的會分開,因為里面有冰。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某外賣站點,站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現在使用的外賣保溫箱都帶有隔離層,就是專門用來分隔冷熱食品的。 外賣站點人事主管
劉經理:我們在前幾年就是外賣箱里有隔層的,如果說他有冷的熱的不一樣的東西,會放在不同的位置。同時,如果是飲料的情況之下,我們也會有杯托,既起到保溫的作用,又起到固定的作用。 而對于新規(guī)中要求的“餐飲外賣燒熟后2小時,食品中心溫度應保持在60
℃以上,其保質期為燒熟后4小時。”多位送餐人員都表示根據路程遠近,送餐時間都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內,符合規(guī)定時限。 外賣工作人員:看路程的,一般是在30分鐘之內。 站點人事主管
劉經理:一般系統(tǒng)給我們的時間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內。如果是下雨天,或者是天氣極端惡劣,大概會在一個小時之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