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“田家少閑月,五月人倍忙。”
隨著時代發(fā)展,科技代替人力,我區(qū)小麥開鐮收割實現了全程機械化,來看記者施劼婧的現場報道。 【航拍收割現場】 連線記者
施劼婧:從今天開始我區(qū)的小麥就開始收割了 大家可以看到我手邊上這個收割機正在忙碌著 咱們農村上有這么一句老話 叫作 稻老有 麥老搶
也就是說小麥收割的時候必須迅速 所以農戶何直偉打算這兩天的時間把自己200多畝小麥全部收割到位 常州何墅農機服務合作社負責人
何直偉:已經提前三天了 去年是25號收的 今年提早了三天 麥子比往年成熟的早 割下來情況還可以 基本上達到了要求…大概是500多斤/畝左右
收購價差不多是1.10元/斤多 …種麥子有的掙的 200塊錢一畝地 53歲的何直偉是禮嘉何墅人,從事農業(yè)種植已經二十多年了,
2014年他承包了何墅、武陽兩村300畝耕地開始系統的搞現代農業(yè),今年除掉休耕的100畝耕地之外,剩下的全部種上了小麥。 連線記者
施劼婧:我區(qū)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已經超過了96% 所以現在小麥收割上來,再也不用靠天吃飯了 我現在手邊上就是一個全程的小麥烘干的流水線
只要經過一天一夜的烘干 那么小麥就能達到糧食收購的標準了 常州何墅農機服務合作社負責人 何直偉:這個是輸送帶
(麥子)通過輸送帶送到清選機 清選機再到我們的烘干機 清選的是垃圾 麥殼之類的垃圾清選出來 然后麥子干凈了之后
再到烘干機…一次20噸左右…它有表測出來的 水分是達到13.5% 就是麥干了 就直接和糧管所聯系好 好送過去了
|